《妆》布面油画 60乘80 2013
《闺趣-饕餮公主》 布面油画 90X126 2015
《闺愁-彼泽荷殇》2013年 布面油画 105乘105CM
秋天的一池窗口,夏荷的繁盛已被揉碎成一纸残荷,倦凉飘落,早已失去往日取悦于人的姿态。一瓣残怜一瓣落地。当曾经一任群芳妒的荷,遭遇冬天的拦腰,无奈寥落。独树一帜的风骨却更显铮铮傲骨,就算凋零,也要优雅,纵算枯萎,也要留世人一种残缺美。这些是作为艺术记者在画家工作室看到画家的作品的感悟,下面就谈谈画家对他在艺术创作中的思维解读。
画家之笔:相对于哲学的推理和定名,基于感知和表达的艺术这一门类无疑显得更加表象和感性。然而不同的艺术家又有不同的关注点,古典主义的画家注重永恒和普遍性的本质规律,印象主义的画家则对瞬间和个性的表面现象更感兴趣。所以在艺术流派中,古典主义相比较印象主义,便更倾向于理性和深刻。我对外在的事物不太感兴趣,用现在的话讲,我就是个骨灰宅,平时很少出门,天天闷在家里,画自己的画,看自己的书,唯一获取外部信息的途径就是网络与书刊。我喜欢画人物画,却又不是表现个体特征和瞬间情绪的肖像画,我更加注重的是人的群体属性。在我的画中,人物性别与身份均不重要,那只是你我的代表,是大家的替身,我通过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替身,来与大家交流我对更大环境中的更普遍的“人”的认识和思考。
同理,在表达手法上,我习惯于削弱光影与环境色,强调形体和固有色,因为后者更加本质。然而事实上,表达手法也不是最重要的,因为它仍然只是表象和形式,而本质和内容,永远都是掩藏于表象与形式之后的,这也正是我要更加努力去寻找和表达的东西。